基本情况
患者,女性,63岁,HLA-b27阳性
CT、MRI:
图TWIsag
图2T2-FSsag
图3MPRsag骨窗
图4MPRsag骨窗
图5VR
胸腰椎生理弯曲以T2为中心向后成角,腰椎轴线侧弯,椎体重度骨质疏松且前缘凹陷消失,前纵韧带、棘间韧带骨化,呈“竹节”样改变,T-L见骨质破坏、骨质硬化,累及三柱,并且于后柱形成假关节。
双侧骶髂关节骨性强直。
同时MRI显示:T、L各见一枚小血管瘤。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Andersson损害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Andersson损害
Andersson损害,是指脊椎关节炎引起的间盘-椎体界面的破坏性炎性病变,可累及前中后柱,多发生于胸腰段。
尚不确定,但主流观点为长期慢性炎症基础伤的创伤或者应力骨折
①非感染性疾病;
②与AS相关,但是并非AS特有,银屑病关节炎和SAPHO综合征亦可发生。
脊椎后突畸形,局部疼痛加重
CT、MRI均表现为:
早期:终板的不规则、骨质侵蚀;
晚期:溶骨性骨质破坏伴周围骨质硬化;
CawleyI型:累及间盘-椎体周围部分;
CawleyII型:累及椎体-间盘中央部,间盘可通过缺损区疝入椎体;
CawleyIII型:椎体、间盘边缘、中央广泛受累。该型为晚期改变,容易形成假关节
当然也还有其他分型,能记住一个就不错了,略过吧。
在诊断过程中,CawleyI、II型,需要与许莫氏结节鉴别。很可能平时诊断“许莫氏结节”的病例,部分是该病变。
Andersson损害容易被误诊为脊椎结核、椎间盘炎:①脊椎结核容易出现死骨、椎旁寒性脓肿,结合临床有低热等全身中*症状可鉴别;②椎间盘炎,临床症状显著,疼痛明显,较少累及后柱,容易形成椎旁脓肿。
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有助于避免抗结核等不必要的治疗。
参考资料:
Andersson损害(Anderssonlesion)原创李永超LiSpine脊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