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一年中最为炎热、阳气最为强盛的时段。
此时,人体气血趋于体表,皮肤松弛,毛孔开张,有利于药物的渗透,有助于邪气的外驱,借此时机通过特定的腧穴,配合温热性功效的中医方药,把强大的自然界阳气引入体内,消除体内虚寒、阴霾之邪,以治疗身体“虚寒”性病症,使身体阴阳达到新平衡,机不可失。
贴敷时间:年7月6日--8月25日
地点:中心门诊三楼针灸推拿科室
-
(上午8:00-11:30,下午1:-4:30)
周一至周五全天上班,
逢周六周日上午8点开始贴敷,下午休息
主要“三伏贴”时间表请收好伏前加强:7月06日--7月15日
头伏:7月16日--7月25日
中伏:7月25日--8月04日
闰中伏:8月05日--8月14日
末伏:8月15日--8月24日
伏后加强:8月25日后
三伏贴从初伏前10天开始做加强灸
至末伏后10天结束。
每10天左右一次。
每次贴3—8小时。
(上午贴敷,下午撕掉)
整个三伏期间每人贴敷3—6次
“三伏贴”适应症1.呼吸系统疾病:体虚反复感冒、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哮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各种慢性咳嗽等。
2.消化系统疾病:虚寒性胃痛、慢性胃肠炎、腹泻、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等。
3.骨性关节炎:对膝骨性关节炎(俗称老寒腿)效果显著,对其它慢性肌肉关节疼痛、慢性腰痛、颈椎病、肩周炎、强直性脊柱炎等亦有明显效果。
4.儿科疾病:体虚易感冒、小儿哮喘、厌食、支气管炎、遗尿等(贴敷限6岁以上儿童)。
5.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炎、宫寒、月经不调、痛经、产后畏寒等。
6.调理(治未病):各种体虚、寒证者,症见手脚发凉、畏寒怕冷,冬天及受寒后症状明显加重者;亚健康状态(体质虚弱、免疫力低者)。
“三伏贴”禁忌症1、禁用人群:年龄在3岁以下小孩、孕妇、恶性肿瘤患者、肺结核活动患者、支气管扩张患者、强过敏体质者、感冒发烧者。
2、患有感染性疾病以及阴虚火旺者: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者有色素沉着,轻度瘙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影响疗效。如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搔,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尽量不要揭皮,也不要包扎,需及时去皮肤科就诊。
3、贴敷期间,要避免过度吹电风扇和久居空调房,因为遇冷会使毛孔收缩,影响药物吸收;同时尽量不要做剧烈活动,身体出汗会影响药物固定及疗效;戒食易化脓食物,如牛肉、羊肉、油炸食品,慎食辛辣生冷,海鲜,蘑菇等食物。
END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