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医院脊柱外科勇闯极限手术胸
TUhjnbcbe - 2021/11/15 16:00:00
盖博士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328638.html

患者情况

今年55岁的刘女士近一年来总是感觉双腿无力,她本以为是年纪大了、体力自然减退,没怎么放在心上。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最近四个月来,她下肢无力的症状日渐加重,如今只能卧病在床,整天愁眉不展。经多方打听慕名来医院脊柱外科付强教授处就诊。

手术治疗

付教授团队根据她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最终诊断为广泛的胸椎*韧带骨化并且合并后纵韧带骨化。*韧带骨化通常保守治疗无效,手术干预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而刘女士的胸椎存在广泛严重的*韧带及后纵韧带骨化,脊髓受压明显,手术治疗更是迫在眉睫。然而由于她存在多部位的脊髓压迫,手术减压是一期广泛彻底减压,还是分期手术减压?

分期手术减压

分期减压,手术风险相对小,而对该病人来说仅仅减压T4-5节段,既能改善神经受压,又能尽量规避风险,是不错的选择。然而广泛减压可以使患者一次性解决脊髓压迫问题,避免日后因病程进展再次导致脊髓压迫,影响神经功能,是对患者很有益的选择,但手术风险也相对大了许多。

在与刘女士及其家属沟通后,患者及家属一致要求一期行手术治疗,解除脊髓压迫。评估患者情况可行后,遵循患者意愿,付强教授团队决定一期行手术广泛切除骨化韧带及椎板,重建脊柱稳定性。术中采用安全有效的“保留椎板的椎板切除术”进行神经减压,避免硬膜撕裂及脊髓损伤。在神经检测仪的监护下,手术顺利完成,术中监护仪工作正常,未见脊髓神经损伤。

患者术后情况

术后,刘女士进行影像学复查,结果显示“广泛骨化韧带及椎板切除,神经减压充分”。手术效果很显著,刘女士下肢肌力明显恢复,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她的脸上又带上了笑容。

术前影像学检查

胸椎CT+矢状位重建:

上胸椎1-6及下胸椎10-11后纵韧带及*韧带广泛骨化,骨化物突入椎管内,属于跳跃型,其中以胸椎3-4,胸椎4-5,骨化以胸椎10-11最为严重,骨化物突入椎管内,直径超过椎管直径的80%。

术中照片

术后

术后影像:

患者术后影像见T1-T7,T10-T12长节段内固定,T1-T7广泛骨化*韧带及椎板切除,神经减压充分。

术后X线:

T1-T7,T10-T12长节段内固定。

术后CT:

广泛骨化韧带及椎板切除,神经减压充分。

术后疗效:

患者术后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双下肢肌力明显提高。

拓展阅读

什么是胸椎*韧带骨化

胸椎*韧带骨化(ossificationoftheligamentumflavum,OLF)是引起胸椎管狭窄最常见原因之一,好发于东南亚人种,在中国人中男女发病率分别为6.2%与4.8%。该病导致相应椎管狭窄、脊髓压迫,引起患者肌无力、下肢感觉异常、甚至截瘫,预后极差,文献报道少部分胸椎*韧带骨化患者合并后纵韧带骨化,造成脊髓环形压迫,严重影响脊髓功能。

胸椎*韧带骨化的治疗

*韧带骨化通常呈进展性、保守治疗无效,手术干预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同时又因胸椎特殊解剖结构,手术风险极大,在一些严重的*韧带骨化中骨化结节与硬膜囊之间几乎没有间隙,任何不恰当的牵拉或震动均可能造成脊髓损伤,引起截瘫,据日本的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报道,术后出现运动性瘫痪的发生率竟然高37/(32.2%),尤其是对于多节段骨化、脊髓严重压迫、术前JOA评分下降患者瘫痪率更高。

临床中,我们遇到的更为棘手的问题是,病人就诊时往往症状非常严重,几乎已经全瘫,但是还能勉强行走,在这种情况下手术中的任何操作都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个稻草”,引起患者瘫痪在床。在当前医患矛盾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任何“极限手术”的挑战都是对医生的极大考验,需要医患双方极大的信任与配合。近期,我院脊柱外科与脊柱微创中心接诊一位严重“胸椎*韧带骨化合并后纵韧带骨化”患者,并且成功手术取得良好效果。

专家介绍

付强,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上海交通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及脊柱微创中心主任。

医院脊柱外科专业从事脊柱外科,医院骨外科博士点授予的首位博士学位,医院脊柱外科创建者之一。成功完成余台各类脊柱手术。任国际脊柱内镜学会(ISESS)国际委员(创始),国际SCICOT中国脊柱微创外科学会委员,国际脊柱外科ISASS学会会员,ISASS中国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脊柱微创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内镜学组副主任委员(创始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内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工作委员会脊柱微创工作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分会脊柱专业委员会委员(首届),中国康复学会脊柱脊髓损伤学组委员,中国软组织疼痛学会脊柱内镜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学会脊髓损伤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脊柱内镜学组副主任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微创学组副组长,上海医师学会脊柱外科微创学组委员,上海疼痛学会腰背痛学组委员,上海康复学会脊柱微创学组副组长,自然基金委神经精神疾病青年基金项目评委。

在上海长征、医院专业从事脊柱外科临床及科研工作20余年,师从赵定麟、贾连顺、侯铁胜等国内著名脊柱外科名师。赴美国、法国、瑞士、德国等国学习脊柱外科新技术。对颈腰椎间盘退变、脊柱微创、骨质疏松、脊髓损伤、肿瘤、畸形等伤病有较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腰椎管狭窄症、复杂腰椎翻修术、复杂脊柱脊髓损伤、脊柱侧凸、脊柱肿瘤、脊柱结核等疾病的手术治疗。近年在国内较早开展了骨质疏松症外科微创成形术、颈腰椎间盘突出微创射频消融术、腰椎间盘镜微创术、脊柱管道系统微创术、经皮脊柱内镜、经皮螺钉内固定、脊柱脊髓功能保留重建术等新技术。在脊柱外科领域获得发明专利6项,出版上海市科技图书出版基金专著《脊柱外科影像学图谱》等专著11部,主持完成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队重大科研基金和上海市科委基金12项,获得*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华医疗一等奖1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SCI论文20余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院脊柱外科勇闯极限手术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