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一年实习时光的河入海流
TUhjnbcbe - 2021/8/9 13:28:00

这是普特雷恩的第五篇故事

共xxxx字,阅读需要约n分钟

这是一篇早已写好的故事

今日在爬山虎楼开了技能大赛总结大会暨启动仪式

算是找到一个契机把它发出来了

听完张明老师的话

想顺便给大家安利一下技能大赛

一年的实习,感觉没什么标志性的事件,平平淡淡就结束了。如果非要找一个节点,可能毕业考试的结束和通过,算是把一年的实习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一直想把这一年的收获和感慨记录下来,虽然在pyq和微博偶尔也会分享,但这一次,还是想利用这个机会,好好整理整理这一年,留作记忆。五月底的感染科,刚刚经历疫情的洗礼,三层楼只开放了一层普通病区,一楼和二楼还是作为隔离病房用来隔离观察和接收境外输入的确诊患者,那位用了49天ECMO救治的重症新冠患者还在病房。刚刚进科,被分到了锦锋老师组,跟着江荷师姐和梦莹师姐开始慢慢熟悉临床工作,因为只有一层病房,一个组的病床数只有4张,所以对刚进入临床的小白来说还算友好。跟着锦峰老师查房,每次都能学到好多东西,发热待查的诊治思路、肝衰竭的诊治、肝硬化腹水和肝性脑病的治疗、腹部查体、神经查体、出血热病人的抢救……除了专业知识,锦锋老师和病人谈话的技巧、年轻时敢拼敢闯的故事、以后实习中和工作中要注意的……一次次给刚进入临床的小白冲击,以至于在之后实习的日子,锦锋老师说的很多话都铭记在心。锦锋老师喜欢在查完房给大家布置一个小任务,回去自己找答案第二天给大家讲,不能背书,要从生理到病生再到临床,肝功单子、肝癌治疗、低钾的诊治……每次的寻找、复习、分享都收获颇丰。到第三周,跟着江荷师姐开始问诊、写病历、上手换药、骨穿活检,虽然每次都有各种意外,但江荷师姐每次都给我耐心总结问题,也算是终于迈出了敢于上手的第一步,跟着师姐管了一个发热待查的病人,从筛查到确诊淋巴瘤再到转科,那天陪家属去血液科会诊,下着倾盆大雨,我和病人家属打着同一把伞,我试图安慰家属,但是总觉得每句话都很无力,这或许是第一次感受到在疾病面前人的无力。跟着梦莹师姐带急诊CT和股静脉穿刺、帮李铤师兄带食道心超、跟着超超师兄拉心电图、跟着贾佩老师做腹穿、值班交班、教学查房……三周结束,基本熟悉了临床各种流程,或许正是感染科的严要求,也为之后的硬核实习奠定了坚实基础。(赵英仁老师/刘锦锋老师/江荷师姐、刘梦莹师姐)

感染科第一次值夜班

血液科,小小的办公室、化疗和移植后的重症病人,科室沉闷压抑的氛围,第一天就给我了很大冲击,还好分到了王怀宇老师组里,思捷老师和师姐们就像灰色背景中的一抹亮色,带着我系统的熟悉接诊病人和管理病人的流程、带着我做骨穿。一周下来,从感染科颤颤巍巍的做骨穿,到轻车熟路游刃有余的做骨穿,再到最后基本每天一个骨穿,还能边做边给病人聊天缓解一下病人的紧张情绪。到了后两周,接诊了四个病人,帮师姐管了三张床,虽然医嘱和治疗方案都是老师过目,不过也确实学到了不少。怀宇老师查房时候总喜欢不定时提问一下,还好每天晚上复习一点血液科知识,老师的提问还算可以完整回答下来,除了临床知识,老师还偶尔还教大家如何在临床中发现可以研究的问题;叩诊了及其典型的移动性浊音(这应该是一辈子忘不了的那种),触诊了巨脾和大肝脏……三周结束,收获颇丰。(陈丽梅老师/王怀宇老师/赵思捷老师/钟文婷师姐、孙月萌师姐)图

血液科每周四的科室饭真的超级nice神内,被同学们称为“白月光”科室,不用值班,考勤相对轻松。被分到了张玉蓉和刘洁老师组,每天查房都在不断汲取神经系统查体的知识,毕竟锦锋老师说这个系统查体绝对不能是考试突击出来的,真是在临床实践过后烂熟于心的;除了查体,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问诊,如何控场不被病人牵着走,也是学到了很多;跟着志利老师管了几个病人,在老师带领下做了三个腰穿,虽然都没有穿出来,不过师姐和陈晨老师每一次都给我总结哪里不好,成功的要点是什么,说这个穿刺确实比较难,还是熟练功,叫我不要灰心,要是我才做这么几次就能穿出来了,那她们岂不是很没水平(hhhhh),srds还是见到了淡粉色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和草绿色结核性脑脊液;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带少见病光环,舍友说神内基本都是脑梗和脑出血,然而在神内的三周,见到了多发性硬化、自免脑、帕金森、SAH、路易体痴呆、多系统萎缩、巨大动脉瘤……特别是自免脑,用它搞了教学查房,后来又写了全国罕见病联盟的征文还拿了个三等奖。三周下来,轻松但也收获了很多。(张玉蓉老师/刘洁老师/张志利老师)

教学查房之我爱做PPT1

消化,因为前几组和老总的一些不愉快,我们也是小心翼翼,在临床上每天乖乖干活,不过幸运的是,被分到了薛挥老师和米琛老师组,三个一线老师人也超好,第一天就带我们熟悉了消化科的基本流程,和血液科大同小异,所以这次很快上手,第三天就接诊了一个来做TACE的肝癌病人,而且师姐算是把这个病人彻底交给了我,入院医嘱、病程、查房汇报、日常管床、办出院……三周下来,管了四五个病人,又是见到了少见病,肝血窦阻塞综合征和布加氏综合征,或许是因为干了不少活,在快出科的时候,马老师给我们找了一个大量腹腔积液的肝硬化病人让我们做腹穿,和培训不一样,用了穿刺针加导丝,最后置管留置引流袋,不错,在师姐旁边的指导下顺利完成。出科之后,医院呆的时间长了,想说的话很多,写了一篇类似于平行病例的故事→“一天比一天柔肠百转地冷酷起来?”,最后的最后,我给了那个HSOS的大哥和布加氏综合征的小女孩很好的结局,但事实总是不尽如人意,在儿科转科的时候,师姐告诉我那个大哥已经下葬了,而小女孩在加重后从儿科到消化,最后也走了,这应该是自己又一次看到了疾病面前,人的无力,而穷,是让这种无力感加剧的。(薛挥老师/米琛老师/马富权老师、梦景师姐、梅楠师姐、杨雪亮老师)

医师节当天准点下班,出1入1

呼吸,因为在微博上和周博老师互动了几次,所以心心念念想分到周博老师的组里,不过造化弄人,抽到了周老师旁边的组,不过李丹老师和刘亚老师也超好,而且第一天和周老师一对暗号立马加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年实习时光的河入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