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部分人来说,“久坐”不是件陌生的事。
但我们往往忽略长时间地坐着,对身体有很大的损伤。
数据显示,每天坐6小时或以上将增加患病机会。久坐6小时,听起来很长,却很容易“达标”:上班族一天坐8小时,如果加班,只会坐更久,下班后也很少锻炼,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
很多人不当回事儿,总觉得躺一会就好了,其实,这是健康敲响的警钟。
4年前,澳门人罗女士因右腿疼痛麻木而无法行走,检查后,才知道是腰间盘突出!然而,她才26岁……
年纪轻轻就突出为什么偏偏是我?年,罗女士右侧下肢放射性疼痛,伴肢体麻木,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医院做了经椎板间入路全内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据悉,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常见疾病,主要症状为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疼痛、无力等,甚至可能出现排便功能障碍。因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体育锻炼的时间减少,坐位工作时间延长,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出现了年轻化趋势。
今年3月,罗女士症状再次复发,被迫卧床休息,医院均被告知需行开放的融合性手术。初次手术后患者有了手术瘢痕,皮肤上的瘢痕只是影响美观,但内部瘢痕却可能和神经根、硬膜囊紧密黏连,使周围结构层次难以辨别,增加了手术难度。对于腰椎间盘突出复发需要翻修的病例,大多数情况下,开放性融合手术是必然选择。
“当时总觉得自己还年轻,腰痛也不碍事,结果真出事了……”原来罗女士工作时间不规律,经常在沙发上睡觉,工作时经常久站久坐,有时还会加班。没想到,首次手术后3年时间,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找上门来。
突出不要怕,咱们有办法!3月25日,罗女士找到中大五院脊柱外科吕海主任咨询。
她年仅30岁,如果行开放性手术,其远期并发症发生的概率较高,有没有可能通过微创手术翻修?
这时,吕海主任想到了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技术),该技术通过在皮肤上两个长约1cm的切口,建立两个工作通道,手术创伤小、视野清晰且操作更灵活。同传统内镜手术或开放性手术相比,该方式对于治疗椎管狭窄、微创融合等具有明显优势。
但UBE技术用于手术翻修却未见有报道
利用此技术进行拓展应用
治疗复发的腰椎间盘突出是否可行?
吕海主任表示,依据目前的技术经验,通过UBE技术,磨除小部分椎板,在不破坏关节突关节的情况下,从神经根肩上外侧区域进入神经根管,完成手术是没问题的。
多个部门联合转运保障手术顺利完成罗女士在澳门,因腿部剧烈疼痛无法行走,需要救护车接送,医院湾区事务办公室积极协调通关时间,凤凰医疗中心、急诊医学科协助将患者顺利转运到中大五院。
患者入院第二天就进行了手术。吕海主任表示:“术中发现患者明显的疤痕增生,同硬膜囊紧密黏连,无法分离,医生在清晰放大的视野下,沿着瘢痕边缘进行分离,逐步磨掉小部分的椎板,保留关节突关节,在瘢痕外侧进入手术靶点。”
60分钟后,医生彻底摘除了突出的髓核,并探查纤维环破裂口,摘除松动的髓核,进行纤维环成形。摘除后可见到神经根伴随血管扩张,神经根松弛明显,解除了压迫,患者下肢疼痛即刻缓解,术后第2天,能下地活动,复查MRI提示髓核摘除彻底,脊柱的稳定结构均得以保留,效果非常理想。
经查询,罗女士购买医院认证范围内,可以进行报销。目前,中大五院已经通过三十余家国际大型医疗保险公司的认证,其投保人在院就医可以报销相关费用。
专家简介
吕海
中大五院脊柱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留美博士后、博士生导师
从事骨科专业工作25年,擅长腰腿痛、颈肩痛、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脊柱外伤、脊柱肿瘤、脊柱结核、脊柱侧弯、后凸畸形等疾病诊治,尤其对脊柱疾病的微创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四上午(专家门诊),周三上午(名专家门诊)(如有变动,以当日公布为准)
工作语言:普通话、粤语、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