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POINT
1.脊柱术后SSI需要综合诊断,但CRP监测作为一种简单而敏感的方法,值得加以注意;
2.CRP通常在脊柱术后1~3d达到峰值,3~5d随后逐渐下降;
3.脊柱术后第7天和第8天,发生SSI的患者CRP水平显著升高:CRP第2个峰值最大值超过mg/L,且无下降趋势,可作为预测发生SSI指标;
4.在CRP的二次升高(SR)30.4mg/L,发生SSI概率较高(排除其他如泌尿系感染)。
脊柱手术部位感染(SSI)作为一种严重术后并发症,尽管目前围手术期预防措施越来越完善,但其仍然时有发生,对患者造成严重后果。目前文献认为,C反应蛋白(CRP)在评估脊柱术后SSI方面作用优势明显,下面我们回顾一下CRP水平变化与脊柱术后SSI间的关系。
1脊柱术后C反应蛋白更具预测性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评估了脊柱术后CRP数值和SSI临床特征间的关系。
将术后峰值定义为术后CRP水平最早升高(正常:5mg/L),且术前术后CRP值较低。第二个峰值定义为术后第一个峰值出现后,另一个CRP值在较低CRP值后出现。
非感染组CRP在第3天达到最大值,为.89mg/L(±64.22)。感染组CRP在第2天达到最大值.38mg/L(±69.05)。非感染组和感染组之间唯一的显著差异是第7天(分别为66.5±48.3vs..4±79.7mg/L)和第8天(分别为55.4±45.5vs..0±57.2mg/L)。术后CRP最大值通常在术后第3天或第2天达到。在非感染组中,可观察到从第3天到第8天的稳定下降,而感染组没有出现这种稳定的变化。
脊柱术后第7天和第8天,发生SSI的患者CRP水平显著升高。第2个峰值出现在CRP初始最大值之后,CRP最大值超过mg/L,且无下降趋势,可作为预测感染并发症的指标,敏感性为92.9%,特异性为78.2%。
脊柱术后CRP监测在脊柱融合术后SSI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有助于在临床实践中早期发现SSI。
2脊柱术后C反应蛋白第二次升高意义
本研究分析脊柱内固定术后CRP水平第二次升高(SR)的发生率和原因。
术后1、4、7、10、14和21天常规测量CRP。当术后第7天CRP水平较前一个时间点升高超过5mg/L时,定义CRP的SR阳性。
对于CRP的SR患者,除了SSI以外其他原因(如呼吸/泌尿系感染),SR值大于30.4mg/L与发生SSI的高概率相关。
3脊柱术后C反应蛋白与血沉比较
CRP作为一种检测感染的方法在78%的患者中适用,而ESR在不到一半的患者中适用。
CRP峰值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于腰椎手术区域、节段数量以及术前CRP水平。
CRP峰值后,CRP术后下降半衰期为2.6天;ESR无明显趋势。
CRP第二次水平升高且无明显下降趋势,对术后感染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预测价值。
术后CRP峰值的常规测量可比较术后实际值和预期值的关系,有利于早期发现感染。
总之,脊柱术后SSI早期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影像学、化验学及细菌学等多项指标综合判定。但CRP作为术后一种简单而敏感的监测方法,值得我们在工作中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