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有幸来到全国最大脊柱畸形中心——医院脊柱外科参加短期访问,回来就想写两笔,到今天才得空。
医院(南京大医院)医院一样都是一座建于清朝,拥有一百多年光荣历史,前身都是基督教会创建,栉风沐雨,发展成为大医院。
其中脊柱外科在著名专家邱勇教授的带领下,逐渐成为国内首屈一指,国际享有影响力的脊柱畸形诊治中心。访问的那些天时间正处暑假,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学生病人就占到了大多数,一周矫形手术就有四五十台。
工作日早交班后都会有个这样简短高效的病例讨论,明确术前患者手术方案,分享术后患者矫形效果是否满意。周一大致安排一周的手术,对术前病人确定置钉矫形方案,还会把脊柱畸形的病人带过来再过目查体下。有的畸形是肌病或是先天性骨软骨发育不良引起的,情况会更为复杂。
病例讨论
查房后孙旭主任分享了几个病例
每间病房墙上粘贴的术后康复指导,形象易学,不错,偷师回去给护士姐妹,哈哈。
查房后的学习就是沉浸在手术室了。医院的全院年手术总量虽不及我们协和,但手术室的建设比我们富余很多,也就可以满足脊柱外科一天七八台到十几台的脊柱畸形矫正手术铺开进行。按照床位比,他们本科室的医生真不多,但各级医生分工明确,锻炼动手机会多,有点类似流水作业,手术效率是挺高的,加上手术室的保障,手术很少拖班到晚上。随便分享几个那些天脊柱侧弯手术的病例:
手术病例
手术室还配有令人艳羡的脊柱手术王炸组合:美敦力脊柱导航系统、O-arm术中影像系统、Jackson全碳纤维脊柱手术床,必要关头,如虎添翼。
脊柱术中导航系统
手术矫形中,行外人可能看了觉得有点血腥,我们脊柱外科医生就觉得是一件件作品,根据不同的畸形程度选择不同的钉棒,科学地选择置钉范围,再以不同的行之有效的截骨、弯棒、抗旋、序贯等矫形手法,让一条条扭曲的脊柱最大程度恢复它们本来应有的面目。
刘臻主任利用术后时间为我们做专题讲座
这次参访一行三人,另两医院的杨明医院的张劲新主任,我们还随邱勇教授一同出了趟门诊。大开眼界,第一次看到门诊是这么看的。由于全国各地慕名前来的患者众多,为了提高看诊效率,先由许多研究生们预诊,了解基本信息、拍片、测量、病历书写,然后再按顺序被带到三间同时开放的诊室,于是邱勇教授就一个下午在这三间诊室来回穿梭看诊。这次门诊一下就接触到大量侧弯病例,也让我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保守治疗、支具矫正、手术指征与时机有了新的认识,将来在接诊此类患者过程中可以给出更正确的建议,只需保守的不戴支具,可以支具矫形的先不手术。
还有为神经肌源性脊柱侧凸的患者设立的由脊柱外科、神经内科、病理科、遗传学系等联合的多学科门诊(MDT),追根溯源,寻找基因缺陷。
MDT多学科门诊
访问期间最后一天上午,邱勇教授还委托博士生李洋带我们参观了解科室数据库建设。完备的数据整理入库是一切医学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教学活动的基础和法宝。邱勇教授很早就开始牵头这项工作,早期就购买了数据库软件,不断完善升级,术后病人填写信息表、评分表,设有专岗专人负责数据库的录入、拍照、整理,十年内的术前术后或是支具矫形前后的脊柱全长片原件都按姓名有序收集摆放在病区档案仓库可以随时取阅。难怪每次学习班,他们展示的病例资料都那么完整、丰富。
影像档案仓库
这次短期访问受益颇丰。除了接触到许多侧弯的病例,也学习到医院在矫正治疗方面许多新的理念和手术技巧。零距离接触了著名的邱勇教授,平易近人,他以其严谨和睿智带领管理着团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同时也非常感谢朱泽章、钱邦平、刘臻、王斌、孙旭等教授主任的亲切指导,加深了认识和友谊,期待将来能不断加强学习交流。简短的结业仪式上,邱勇教授亲自签名馈赠了团队编写的新书。
邱勇教授签名赠书、合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