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探病寻医切口小组织创伤小出血少
TUhjnbcbe - 2021/3/11 4:09:00

颈肩腰腿痛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

每天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不良坐姿等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受到颈肩腰腿痛症的困扰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症等脊柱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着我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此外,随着工农业、交通建筑的快速发展,脊柱脊髓损伤的病例也较前明显增多,可造成瘫痪,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

脊柱疾病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规律运动、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等方法,保守治疗不佳情况下,手术治疗成为最佳的治疗方式。

但传统的脊柱手术有以下几种缺点:

1.椎旁肌肉广泛剥离、失神经支配、萎缩,易出现术后疼痛、肌肉无力等,严重影响生活;

2.邻近关节损伤,加速邻近节段发生退变;

3.创伤大,出血多,住院周期长,恢复时间长,伤口染率增加等不良后果。

微创是脊柱外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微创手术具有以下几种优点:

1.术中保留棘突、韧带、肌肉复合结构,手术时间更短,创伤更小,出血更少,伤口感染率更低;

2.术中对神经干扰小,神经并发症更低,更为安全;

3.术后可早期下地活动,5-7天即可出院,恢复周期更短;

4.术中对肌肉的牵拉损伤较传统术式明显降低,术后发生术区疼痛、肌肉无力感明显减轻。

医院骨科医学中心脊柱外科医疗团队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始终坚持“能保守不手术,能微创不开放”及“快速康复”的治疗理念。目前科室已广泛开展以下几种微创手术: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主要适用于中青年及身体条件较好、可耐受钉棒内固定手术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时间1-2小时,出血20ml,手术切口为6个长度约1.5cm切口,术后1天可下地活动,术后4-7天可出院。

本术式可联合扩张通道下/双通道内镜下腰椎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等术式,让手术更为微创。

例:40岁男性,诊断为“胸12椎体压缩性骨折”,在机器人辅助下行后路骨折闭合复位、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术后椎体高度基本恢复正常。

扩张通道/双通道内镜下腰椎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扩张通道/双通道内镜下腰椎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主要适用于1-2个节段中老年腰椎退变严重的椎管狭窄患者,手术时间2-3小时,出血50-ml,手术切口2-4个,每个长度约1.5cm-4cm,采用肌间隙入路,创伤小,术后1-2天下地活动,术后4-7天可出院。

例:65岁女性患者,诊断为“L4/5椎间盘突出症”,行双通道内镜下腰椎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腰椎经皮椎间孔镜手术

腰椎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主要适用于中青年椎间盘突出且腰椎稳定性良好的患者。在局麻或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时间1-2小时,出血10-20ml,手术切口约1cm,无需植入内植物,术后1天下地活动,术后1-3天可出院。

例:23岁男性患者,诊断为“L5/S1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孔镜手术治疗。

显微镜辅助下颈椎前路减压、零切迹融合内固定术

显微镜辅助下颈椎前路减压、零切迹融合内固定术主要适用于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多沿颈部皮纹切开,通过顿性分离到达手术区域,手术时间约2小时,出血约50ml,手术切口长度约3cm-5cm,在显微镜辅助下进行减压,安全性高。使用零切迹融合器可减少术后食道异物感,术后1天下地活动,术后4-7天可出院。

例:52岁男性,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在显微镜辅助下颈椎前路减压、零切迹融合器内固定术。

孔镜下颈椎后路椎间盘摘除术

孔镜下颈椎后路椎间盘摘除术:主要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手术时间1-2小时,出血10-20ml,手术切口约1cm,无需植入内植物,术后1天下地活动,术后1-3天可出院。

例:42岁男性,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在孔镜辅助下行颈椎后路椎间盘摘除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主要适用于老年、基础疾病较多、无法耐受钉棒内固定手术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局麻手术,手术时间30分钟,出血2ml,手术切口约0.5cm,术后2小时可下地活动,术后1天可出院,减少老年患者卧床时间,早期下地活动,减少长期卧床所引起的肺炎、压疮、泌尿系感染等相关并发症。

例:80岁女性,诊断为“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在局麻下行腰1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科室介绍

惠州三院骨科医学中心脊柱外科技术雄厚、设备精良。配备有C臂机、磨钻、超声骨刀、脊柱手术专用碳纤维手术床、椎间孔镜等精良设备,让手术更为安全、有效、微创。脊柱外科即将引进脊柱显微镜及骨科机器人导航系统。脊柱显微镜让脊柱手术更为精细、有效;骨科机器人导航系统置入通道更加精准、安全。目前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4人、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9人,本科毕业生3人,是一支充满活力、积极向上、技术过硬的医疗团队。过硬的专业技术、精良的手术设备,让脊柱外科团队如虎添翼,更为患者手术增添一份更大的安全保障。

专家简介

武明鑫,主任医师,教授,骨科医学博士,医院知名骨科专家。现任骨科中心主任兼脊柱外科、关节外科主任、无创治疗中心主任;研究生导师,惠州市惠城区医学会会长,惠州好人,惠城区拔尖人才,广东医科大学学报特邀编委。

主要学术任职:广东省医师协会骨关节外科医师分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脊柱外科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脊柱疼痛微创工作组委员,医院学会骨科创新与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中国部数字骨科学会广东省工作委员会委员,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创伤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在惠州地区率先开展多项技术,尤其在脊柱疾患的微创手术治疗、四肢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和3D打印技术的骨科应用方面多次填补惠州地区空白,达到省内领先水平。于年创建惠州三院骨科医学中心,近两年脊柱微创类手术余台次,居粤东地区领先地位并达国内先进水平。在广东省率先施行骨科疾病“一体化、阶梯化、差异化”的诊疗构想,并取得良好临床效果。主持省市级科研课题多项,国际SCI论文3篇。

李贤坤,骨科硕士,副主任医师,主任助理,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分会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脊柱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骨质疏松管理分会委员,主要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骨折、脊髓损伤、脊柱结核、脊柱肿瘤等疾病。能熟练完成颈椎前后路手术治疗复杂性颈椎病及颈脊髓损伤,精通脊柱病变的微创治疗,运用脊柱微创通道对病变腰椎施行微创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微创闭合复位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从事骨外科工作十多年,掌握脊柱外科多项微创技术,并对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深入研究。主持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市级3项,发表多篇核心期刊。

图片来源

脊柱外科

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供稿

脊柱外科*学良

编辑

宣传办郑子欣

分享、在看、点赞三连,给作者打打气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探病寻医切口小组织创伤小出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