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对脊髓空洞症这种病十分陌生,在医生建议他手术的时候,十分迷茫和慌张。“怎么就到需要手术的地步,这种病危害大不大?手术效果怎么样呢?”下面,医院神经外科李维新教授就为大家讲一讲相关的知识。
脊髓空洞症以颈胸段多见,可累及脑干延髓。临床主要症状是受累脊髓节段平面内的皮肤浅感觉分离,以及受累平面以下的长束症状。临床特点是肌肉萎缩,相应节段痛温觉消失,触觉相应保留,肢体瘫痪及营养障碍等。
脊髓空洞症引起的运动障碍症状有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当脊髓颈、胸段空洞波及前角时,出现手部鱼际肌、骨间肌以及前臂诸肌无力、萎缩和肌束震颤。手肌严重萎缩者可呈“鹰爪”手。随病变发展,可逐渐波及上臂、肩带及部分肋间肌,引起瘫痪。腰骶部的空洞则表现为下肢和足部的肌肉萎缩。
●1、空洞致使患者出现威胁生命的呼吸障碍并发症,建议手术;
●2、伴有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时,建议手术;
●3、伴有扁平颅底、颅底凹陷、寰枕畸形等枕大孔区畸形且出现临床症状时,建议手术;
●4、伴有颈椎分节不全、脊髓脊膜膨出、神经管闭合不全、髓内肿瘤等且有临床症状者,建议手术;
●5、空洞压迫脊髓实质已变菲薄者,建议手术;
●6、手术后症状无好转反而加重,复查显示空洞扩大、下疝加重的患者,建议手术。
李维新教授解释:我们团队已经做过许多这类病例,手术需要丰富经验和精湛技术。我们做过的病例,效果一般都比较好,术后患者症状都能得到大大地缓解。
之前,就有一位脊髓空洞症的男性患者,他的主要问题是寰枕融合,寰椎和枕骨长成了一体,同时伴有寰枢椎的脱位,齿状突向后移位,压迫脑干,造成了小脑扁桃体下疝以及脊髓长节段的空洞。空洞是从颈段一直到上胸段,很长。来的时候已经痛温觉的异常、双上肢的麻木、肢体行走姿态的变化。最主要的症状就是感觉的异常、双上肢的麻木。
手术后,效果满意。术后2周复查时,患者从颈段到胸段的脊髓空洞几乎已经看不见了(可以说90%~98%以上的空洞都没有了),小脑扁桃体对脑干的压迫也已经完全解除了,症状相继得到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