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结核(lubereulosisofthekneejoint)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的第二位,仅次于脊柱结核。儿童和青少年病人多见。多位于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单纯滑膜结核较单纯骨结核常见。
病理
起病时以滑膜结核多见。病变缓慢发展,以炎性浸润和渗出为主,表现为膝关节肿胀和积液。随着病变的发展.结核性病变可以经过滑膜附着处侵袭至骨骼,产生边缘性骨侵蚀。骨质破坏沿着软骨下潜行发展.使大块关节软骨板剥落而形成全关节结核。至后期则有脓液积聚,成为寒性脓肿.穿破后会成为慢性窦道。关节韧带结构的毁坏会产生病理性半脱位或脱位。病变静止后产生膝关节纤维性强直.有时还伴有屈曲挛缩。
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有低热、乏力、疲倦、食欲差、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血沉增高。儿童有夜啼表现。膝关节位置表浅.因此肿胀和积液十分明显。检查时发现膝眼饱满.髌上囊肿大,浮髌试验阳性。较晚期的膝关节结核.滑膜可以显著肿胀和增厚。早期膝关节穿刺可获得比较清亮的液体.随着病程进展.抽出液逐渐变浑浊,有纤维素混杂在内,最终变为脓性。关节持续积液和失用性肌萎缩.使膝部呈梭形肿胀。由于疼痛使膝关节半屈曲状,日久即发生屈曲挛缩。至后期寒性脓肿形成.溃破后成慢性窦道.经久不愈合。或因韧带的毁损而产生病理性脱位。病变静止或愈合后成为纤维性强直。骨生长受到抑制,造成两下肢不等长。
实验室检查
详见概论内容。
影像学检查与关节镜检查
早期处于滑膜结核阶段,X线平片上仅见髌上囊肿胀与局限性骨质疏松。病程较长者可见到进行性关节间隙变窄和边缘性骨侵蚀。至后期,骨质破坏加重,关节间隙消失.严重时出现胫骨向后半脱位。无混合感染时骨质疏松十分严重;有窦道形成出现混合感染时则表现为骨硬化。CT与MRI可以看到普通X线平片不能显示的病灶,特别是MRI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图69-12)。
关节镜检查对早期诊断膝关节滑膜结核具有独特价值,既可作关节液培养和组织活检,同时也可行镜下滑膜的切除术。
治疗
1.全身治疗膝关节是表浅关节,容易早期发现病变。单纯滑膜结核应用全身抗结核药治疗,80%左右的病例可以治愈,并保留正常或近乎E常的关节功能。在结核病灶活动期和手术前.后规范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
2.非手术治疗
(1)关节腔穿刺注药:方法:先进行抽吸关节积液.再将抗结核药物直接注入关节腔内。成人可注入异烟肼每次mg.儿童减半。每周注射1-2次,3个月为1个疗程。因为抗结核药物足以控制病情.故不主张对早期膝关节结核病例施行滑膜切除术。
(2)关节制动;限制病人活动量.注意休息,作下肢牵引或石膏固定
(3)窦道换药:通畅引流治疗混合感染。
3.手术治疗经过局部药物治疗后,如果不见好转,滑膜肿胀肥厚,再考虑施行滑膜切除术。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具有微创.并发症少、恢复快、疗效佳.费用低等优点全关节结核,如果病变进展明显不能控制或有积脓,需作病灶清除术。对于病灶清除术后是否要作膝关节融合术目前并无定论。一般认为,15岁以下的病人只作病灶清除术。15岁以上关节破坏严重并有畸形者,在病灶清除后,同时行膝关节加压融合术。有窦道或有屈曲挛缩者均宜作关节融合术。加压钢针一般在术后4周拔除,改用管型石膏2个月。局部制动十分重要,无论是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固定时间一般不少于3个月。在某些情况下,若结核病灶已完全控制,全膝关节置换术也是一种选择。关节置换术后会诱发结核病灶活动,需经过安全静止期后慎重考虑。
内科学症状体征儿科学实践技能妇产科学急诊常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