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宁波一位71岁的老人因为严重骨质疏松刷牙一弯腰,腰椎就断了一个月内骨折两次
刷牙弯个腰腰椎竟然断了
“这才30天不到,结果两次住院两次手术!”躺在病床上的71岁刘大妈无奈地说。9月中旬刘大妈早上起床,下来动作太快导致一个没站稳摔倒在了床沿上,之后就出现腰背部疼痛。在家躺了一医院就诊。“两节腰椎压缩性骨折,”接诊的宁波医院陈斌辉主任医师说,“建议做一个腰椎成形术。”之后刘阿姨接受了手术。在就诊过程中医生发现刘大妈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
出院后,陈医生告诉刘大妈骨质疏松是这次骨折的真凶,让她继续在风湿免疫科治疗。但刘大妈心想骨折也好了,也没有其他不适,自己平时注意下动作就行了,没放在心上。没想到国庆刚过,刘大妈一次刷牙中弯了下腰,结果腰上一阵剧烈疼痛。她赶忙来找陈斌辉医生,没想到腰椎又是压缩性骨折!
图文无关,来源:包图网
“虽然已经十分小心了,但骨折还是不可避免。”陈斌辉主任医师解释说,刘大妈身体骨骼里的骨钙流失,骨骼变得很“脆”,就像造房子的水泥墙水泥都冲走了只剩下石灰,因此骨骼经不起摔或者碰撞。
“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还真不少见,”陈斌辉医生介绍,就他所在病区每年接诊的这类患者接近例,年龄都是50岁以上,其中80%是女性。而很多患者出现骨折并非受到严重的冲击力,不少像刘大妈这样日常生活中起床、拎东西、弯腰或者是走路滑倒,甚至有些打了几个喷嚏就骨折了。
图文无关,来源:包图网
50岁以上人群
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将近五分之一“去年全国调查数据显示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9.2%,65岁以后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显著增高。”宁波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丁健介绍说:“年龄增长和不健康生活方式是高发的主要原因。”他介绍说年龄增加导致的多种激素水平异常、肠钙吸收功能下降、维生素D合成和活化不足等可导致骨质疏松,同时不平衡膳食、静坐生活方式、日照过少、吸烟、饮酒、药物使用等均可导致骨质疏松症发生风险的增加。
而50岁以上的女性更容易中招,数据显示50岁以上女性患病率达32.1%。丁主任解释说这是因为50岁很多女性进入了绝经期,雌激素缺乏导致大量骨钙流失。
图文无关,来源:包图网
“骨质疏松症前期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再加上老百姓对它的认识不足,大部分居民在骨钙流失的初期没有采取及时的防控措施。”丁主任说,骨质疏松是可以防控的,而临床上常常是出现疼痛、脊柱变形和骨折等情况后才发现患病。
50岁以上建议合理补钙
“有足够的骨质撑腰,年老时发生骨质疏松就越晚,程度也会比较轻。”丁医生建议50岁以上人群可以考虑补钙。
“中老年人每天摄入——mg的钙,”丁医生表示奶及豆制品、虾皮、海带中富含钙质,而老百姓常说的骨头汤却不补钙,这是因为骨头中所含的钙并不多,并且这类钙质不能被人体吸收。“其实单纯靠食物很难补足钙,最好配合药物补充。”丁主任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钙剂。
图文无关,来源:包图网
钙+维生素D是黄金搭档,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缺乏维生素D,那么补再多的钙也没用。”他告诉记者补充维生素D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晒太阳,但不要烈日当头时候晒太阳。
“对于骨骼健康运动很重要,最好从青少年开始。”他提醒说如果已经出现骨质疏松则不适合对骨骼施加较大的压力,比如仰卧起坐、剧烈地扭腰等,主要是锻炼身体的平衡和肌肉的力量,比如打太极、跳绳,而像游泳、骑自行车对心、肺等功能非常有帮助,而对于骨骼锻炼并不推荐。“此外还要避免一些引发骨钙流失的生活习惯。”丁主任叮嘱说,饮食中少放盐,少喝碳酸饮料,这些会使骨骼钙质流失,此外还应戒烟限酒。
l来源: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