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到林黛玉香消玉殒那一回,文人士子往往泪目断肠、不胜唏嘘,不过深究林妹妹的病,恐怕又唯恐避之而不及了,黛玉弱不禁风,疲惫乏力、骨瘦如柴,长期咳嗽、咯血,这些分明都是肺结核的症状。
肺结核俗称“痨”病,传染性强、对人健康的危害性很大,最后导致肺脏受损坏,窒息而亡,异常痛苦惨烈。自古以来,结核病就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甚至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了。史前考古学家在德国海德堡距今约年的墓葬中,发现一男性年轻人的遗骨上有脊椎结核的遗迹。在公元前年的古埃及木乃伊中也发现了脊椎结核的遗迹。东汉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中有“虚劳”和淋巴结肿大等描述,后来又从年前的马王堆女尸中,也查到了结核病灶,说明了结核病是人类最古老的疾病之一。
在旧时期,人们缺乏肺结核的接触传播认识,又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对肺痨十分恐惧。17世纪的欧洲对防止肺结核的传播制定了严厉的法规,患了结核病的人备受歧视,即使是才华横溢名艺术家,遭遇也十分悲惨。如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19世纪最负盛名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等,他们因患结核病而一次次被房东赶出门外,颠沛流离,仆人拒绝为他们服务,医生不愿为他们看病,甚至找不到一辆出行的马车。
悲情的肺痨家族——才女勃朗特三姐妹,都是19世纪的英国小说家,姐姐夏洛蒂以自传小说《简爱》而闻名,妹妹艾米丽的小说《呼啸山庄》在其死后获得盛誉,小妹妹安妮是小说《艾格尼丝·格雷》的作者,三姐妹都患了肺结核,且早年死亡,她们死时年龄分别只有39岁、29岁和27岁。19世纪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和拜伦都是因结核病而英年早逝。
除此之外,还有如俄国小说家契诃夫、英国作曲家蒲塞尔、意大利肖像画家莫狄格利尼、英国作家劳伦斯、奥地利作家卡夫卡以及中国作家郁达夫等,皆因患结核病而饱受人间冷暖,并过早地离开人世。正因为19世纪结核病在欧洲流行,一些文学家笔下的女主人公,常常以年轻而死于肺痨作小说题材,如世界名著《茶花女》,实际上是法国作家小仲马的一段亲身经历。
年小仲马在巴黎市布尔斯广场散步时,对巴黎名妓玛丽一见钟情,两人很快产生了真挚的爱情。但由于社会舆论的压力,两人交往仅持续了几个月后便分开,此时玛丽的生命正受着进展性肺痨的威胁,但她不顾医生的劝告,继续过着放荡的生活。年,年仅23岁的她死于结核病。小仲马获悉玛丽的死讯后,再次来到巴黎市布尔斯广场,触景生情,以此为题材,仅花了1个月的时间就写作了《茶花女》一书。
再将目光转移到20世纪30年代的我国。当时中国人民在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下,民不聊生,贫病交加。因经济落后、医疗卫生条件差,结核病流行猖獗。当时中国人被外国人讥讽为“东亚病夫”,正是因为中国人受结核病侵袭,患病人数众多,发病后几乎难以治愈,大多数肺结核病人长期发热、咳嗽、疲惫乏力、骨瘦如柴,最后因肺脏受损坏,咯血窒息而亡。“十痨九死”之说就是对当时结核病病死率特别高的形象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