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老年重度骨质疏松致多发椎体骨折患者病例分
TUhjnbcbe - 2025/6/6 1:53:00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长,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增加,因其发病隐匿,直到出现典型骨折时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典型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经常是由于很小的创伤或是根本没有创伤就有可能发生,而脊柱关节是最容易发生骨折的部位。

近期我院脊柱科应用微创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方法和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一名高龄女性多发椎体骨折,现将病例分享如下:

患者殷某,女性,84岁,主因车祸外伤致背部疼痛收入脊柱科住院治疗。入院后为患者查体及行辅助检查示:腰4、胸8、胸5椎体I度压缩、呈楔形变,可见T2、抑脂像高信号分布,符合新发压缩性骨折表现。

(上图红箭头为患者压缩骨折位置)(杨滔主任为患者仔细查体询问病情)

随后,脊柱科杨滔主任医师组织科内病例讨论,详细了解了患者病史及各项检查结果后,分析患者情况:患者胸5、胸8、腰4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诊断明确,强烈的后背部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日常生活、睡眠休息,为了避免长期卧床而引起的并发症,手术治疗是目前较佳的选择。在确定了治疗方案后,经过家属同意,查无明显手术禁忌症后,为患者准备行胸5、胸8、腰4椎体PKP手术治疗,术中注意在C臂正侧位透视下确认节段定位,注意注射骨水泥的速度及用量,避免渗漏及相关风险,同时注意骨水泥注射过程中的生命体征监护,术后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

(患者术后影像及微小切口)

手术如期进行,手术历时50分钟,术后患者腰背部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活动受限好转,术后予以口服碳酸钙D3及骨化三醇及二磷酸盐类药物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并适当进行背伸肌功能锻炼。术后10天,患者后背部疼痛症状基本消失,能正常独立行走,睡眠质量及精神状态比术前明显好转,恢复自理功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如何合理的抗骨质疏松

治疗骨质疏松的目的在于矫正被破骨细胞吸收遗留的侵蚀面,同时恢复小梁骨的厚度和矿盐密度;另外,修复缺损的小梁间连接,以恢复其微构筑及正常力学功能;同时刺激骨外膜叠加,增加骨皮质厚度以加大骨外径,取得更大生物力学效果。

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基础治疗药物,包括钙剂、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第二类为抗骨吸收药物,包括雌激素、降钙素、二磷酸盐、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第三类是促骨形成药物,包括甲状旁腺激素片段、氟化物、生长激素。在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具体用药方面,应根据个体情况综合考虑。有证据表明,适当的饮食钙摄入或规律的钙剂补充可以降低老年性造成的骨量丢失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推荐每天维生素D摄入量是IU。

应当提醒注意,不管采用何种药物,均不要忽视运动锻炼的作用。宜提高负载水平,否则将丧失锻炼所获得的正面作用。在评估锻炼效果时,骨密度监测绝非仅有指标,应当考虑受试者的骨强度(包括综合肌力及关节活动度)。经常持久的锻炼包括行走、背伸肌锻炼,即使运动量轻微,但能增加反应灵敏度,对防止摔跌预防骨折发生有一定益处。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年重度骨质疏松致多发椎体骨折患者病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