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骨质疏松,大家都会想到这是老年病而且多补钙就好了,那么这些都是正确的吗?
首先,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骨质疏松有以下的表现,如果出现这些症状,你可要当心了!
1.骨痛和肌无力:轻者一般是没有症状的,仅在X线摄片的时候被发现。较重病人常诉腰背疼痛、乏力或全身骨痛。骨痛通常为弥漫性,无固定部位,检查不能发现压痛区(点)。乏力常于劳累或活动后加重,负重能力下降或不能负重。四肢骨折或髖部骨折时肢体活动明显受限,局部疼痛加重,有畸形或骨折阳性体征
2.骨折:常因轻微活动、创伤、弯腰、负重、挤压或摔倒后发生骨折。多发部位为脊柱、部和前臂,其他部位亦可发生,如肋骨、盆骨、肱骨,甚至锁骨和胸骨等。脊柱压缩性骨折多见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可单发或多发,有或无诱因,其突出表现为身材缩短;有时出现突发性腰痛卧床而取被动体位。髋部骨折多在股骨颈部(股骨颈骨折),以老年性骨质疏松病人多见,通常于摔倒或挤压后发生。第一次骨折后,病人发生再次或反复骨折的概率明显增加
3.并发症:驼背和胸廓畸形者常伴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甚至发绀等表现。肺活量、肺最大换气量和心排血量下降,极易并发上呼吸道和肺部感染。髋部骨折者常因感染、心血管病或慢性衰竭而死亡;幸存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或丧失,长期卧床加重骨丢失,使骨折极难愈合
那么骨质疏松的治疗中只补钙当然是不行的,需要采用运动、营养、预防摔跤及药物等综合治疗。
1.运动
在成年,多种类型的运动有助于骨量的维持。绝经期妇女每周坚持3小时的运动,总体钙增加。但是运动过度致闭经者,骨量丢失反而加快。运动还能提高灵敏度以及平衡能力。
2.营养
良好的营养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意义,包括足量的钙、维生素D、维生素C以及蛋白质。从儿童时期起,日常饮食应有足够的钙摄入,钙影响骨峰值的获得
3.预防摔跤
应尽量减少骨质疏松症患者摔倒几率,以减少髋骨骨折以及Colles骨折。
4.外科治疗
只有在因骨质疏松症发生骨折以后,才需外科治疗。
平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如坚持体育锻炼,多接受日光浴,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含碳酸饮料
2.晚婚、少育,哺乳期不宜过长
⒊合理膳食营养,多食用含钙、高的食品,如鱼、虾、牛奶、乳制品、骨头汤、鸡蛋、豆类、杂粮、绿叶蔬菜等。少吃糖及食盐,动物蛋白不宜过多
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评论在下方,希望大家能通过我的文章学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