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
TUhjnbcbe - 2025/5/14 20:30:00

●医师简介

陈珺秋,主任医师,执业药师、执业中药师、国家三级生殖健康咨询师,熟练掌握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及风湿免疫病的诊疗;擅长诊治糖尿病、痛风、高血脂、骨质疏松、甲状腺疾病、垂体瘤、肾上腺疾病、低血钾等电解质紊乱性疾病。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骨质疏松症(OP)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害,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是老年人群体慢性病之一,被称为“静悄悄的流行病”。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症状

疼痛,骨质疏松症患者可出现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疼痛通常在翻身、起坐及长时间行走后出现,夜间或负重活动时疼痛加重,并可能伴有肌肉痉挛,甚至活动受限。

脊柱变形,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因椎体压缩性骨折,可出现身高变矮或驼背等脊柱变形,致腹部脏器功能异常,引起便秘、腹痛、食欲减退等不适,严重时影响心肺功能。

骨折,通常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轻微外力即发生骨折。骨折发生的常见部位为椎体、髋部及四肢。

对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骨折发生后对患者心理状态影响包括:恐惧、焦虑、抑郁等,会对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并影响生活质量。

■预防与治疗策略

主要防治目标包括:预防骨丢失;避免跌倒和骨折,维持骨量和骨质量犹如盖房子用的沙子和水泥。

1.调整生活方式:加强营养,均衡膳食;充足日照:建议上午11:00到下午3:00间,尽可能多的暴露皮肤于阳光下15至30分钟,每周2次;规律运动:负重运动每周4至5次,抗阻运动每周2至3次;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避免过量饮用碳酸饮料;尽量避免或少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如激素。

2.骨健康基本补充剂:钙剂,充足的钙摄入对减缓骨的丢失、改善骨矿化和维护骨骼健康有益,成人每日钙推荐摄入量mg元素钙,50岁以上人群每日钙推荐摄入量至mg元素钙,同时注意钙补充不是越多越好,多了会增加肾结石和心血管疾病的潜在风险;维生素D,维生素D可增加钙吸收,促进骨骼矿化,保持肌力,改善平衡能力和降低跌倒风险,维生素D治疗剂量为至IU。

3.饮食护理:多食含钙量高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海产品、芝麻酱等);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适量摄入蛋白质(如蛋类、瘦肉、鱼、虾、鸡肉等);少食高磷食物(如可乐、汽水等)。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骨质疏松因易致老年人跌倒,需注意:保持地面干燥,浴室做好防湿滑措施;保持居室内光线明亮;清理过道上的杂物;不要选择太低、太软的椅子或沙发;佩戴老花眼镜,选择合适的鞋子和衣着;外出使用手杖。

1
查看完整版本: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