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抗美援朝70周年拼来的山河无恙家国安宁
TUhjnbcbe - 2025/2/24 0:49:00
看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http://www.mvdtj.com/
                            

原创中国铁物中国铁物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

熟悉的旋律仿佛还萦绕耳畔,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日已悄然来临。年6月25日,朝鲜战争在朝鲜内部爆发,美国随即出兵干涉其内政。7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援助朝鲜,保卫中国安全,携陆海空部队越过中朝边境援助朝鲜抗击美军,拉开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战争持续了两年九个月零八天,无数英烈的鲜血洗染了胜利的军旗,有抱炸药冲敌阵与敌同归于尽的杨根思;有挺胸膛堵枪眼视死如归的黄继光;有卧火海忍剧痛维护潜伏纪律的邱少云……

在当时装备落后、后勤资源保障也十分薄弱的情形下,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材料局(中国铁物前身)迅速下达指令,支援铁路物资采购,仓储设施,确保铁路运输线物资供应,为抗美援朝的胜利作出了应有贡献。今天,让我们来听听那些感人肺腑的故事……

17颗炒黄豆

张尚清,年10月20日入朝,11月参加了长津湖战役(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的一场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20师团侦通连电话排总机守机员。当时条件非常艰苦,一点粮食都没有,后勤补给也供应不上,战士们就找老百姓吃土豆时刨下的土豆皮煮着吃。

战斗打响后,一营在前方告急,团长到了一营阵地前,看着战士们吃着一锅水煮土豆皮,掏出一小袋炒黄豆,倒了一大半交给指导员。可是当时留守在团部的战士有十几人,怎么分啊?指导员把黄豆摊开一数,每人分了17颗炒黄豆。战斗的最后7天,战士们就是靠着这17颗炒黄豆和水煮土豆皮度过的。

张尚清的工作笔记

张尚清从参加革命起,就跟在团长身边,是团长一直鼓励着他,不怕困难不怕吃苦不怕牺牲,把革命事业干到底。战役开始,张尚清所在的团在芳草岭受到阻击,在零下40度的寒冷天气中,战斗异常残酷。作为全团通信核心,他始终奋战在团指挥部,每天接听前线战事报告,直到有一天,他收到团长牺牲的消息,心中悲痛欲绝。战场上,中美两军装备相差悬殊,美军是坦克大炮,中国志愿军枪械型号不一,战士棉衣单薄,数以万计的士兵冻伤。长津湖一战,张尚清所在的团一共两千多人,其中一千多人都牺牲在战场。回忆当年,老人哽咽流泪:那么多战友牺牲在战场,我能活下来是战友们的鲜血换来的,我们之所以能取得战斗的胜利,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靠的是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

冰冷的江水、火热的心

吴义达,87岁,年加入志愿军,年参加抗美援朝,是中国志愿军部队三支队一连的铁道兵。他刚到朝鲜时,就遭到美军飞机轰炸,险些丢了性命。他的主要任务是抢修被敌人炸毁的铁路桥梁,每天和战友们冒着生命危险抢修桥梁,一次次将被炸毁的铁路修好,确保物资安全运到前线。有一次,运送物资的桥梁被敌人炸断了,他们在朝鲜零下30多度的恶劣天气里,站到冰冷的江水里搬运石头,将铁丝编成筐,放入石头当做桥梁。

缺衣少食、风餐露宿是家常便饭。没有地方住,就连夜在山边挖防空洞住。有时候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更不巧的是送饭的人中混入了特务,就把他们的饭都倒了,虽然又饿又冷,但也从不叫苦,埋头苦干。抢修铁路时,没有任何施工机械设备,只能靠铁锨和铁镐来填平铁路上的弹坑,铺上枕木和铁轨。那时的吴义达才20岁,身体十分瘦小,一个人就要扛起多斤的木头,用木头把大弹坑支住,有时桥梁马上又被炸断,就要继续修补……

铁道兵抢修铁路桥梁

讲起抗美援朝的那些事,吴义达总是强调,自己只是个铁道兵,没有上前线和敌人面对面打仗,没有作出多大的贡献。但彭德怀谈到抗美援朝的胜利时曾经这样说过:“朝鲜战场打胜仗,一半功劳归前方浴血奋战的同志,另一半功劳归负责维护交通、保证供给的同志,他们也是在冒着敌人的狂轰滥炸,天天在拼搏呀!”

常亮的乙炔灯

许参,年6月20日生,皖南军干校学员,年6月参军,未与家人商量就自己报名参加革命,年入朝。在朝鲜期间,上甘岭战役还没有结束,那个时候宣传任务特别重,有文化的人少,他经常是通宵工作。作为政工组工作人员,他负责出小报、写作编辑、刻钢板,用最古老的油印机印刷,吃住和工作一体,油印机就是放在床上的。

在朝期间,团长、许参等其他战友与朝鲜人民(前排)合影留念。后方的小洞是许参工作的防空洞。

战时的宣传鼓劲非常重要,没有照明,他就挨着乙炔灯(电石灯),忍受着乙炔燃烧的难闻气味,昼夜蹲在坑道和防空洞内,弓背弯腰担任繁重的编写油印工作。长时间恶劣条件下的工作,落下了肺结核和腰病。直至今日,许参仍然不后悔,作为一名后勤战士、革命战士,是他此生引以为豪的特殊经历。

在朝期间,许参的工作现场照片。

象征友谊的苹果

莫廷保,年7月随部队去朝鲜,是负责守护运送物资的铁道线工程兵。敌机每天都要轰炸2、3次,每次轰炸后的弹坑巨大,等敌机一走,他们就要立即展开修复工作,保证运送物资的通道不断。有一次,他和战友们支援附近作战部队参加了2次战斗,与敌方距离仅有几百米,所在连队牺牲了8名战士。年3月,他在守护青泉江大桥时受伤,一块弹片击中腰部脊椎位置,被抬下送到医疗所,养伤2个多月后回到原部队,直到7月停战。

停战后,莫廷保继续留在朝鲜,支援朝鲜的战后重建。在朝期间,志愿军闲时常帮朝鲜人民采摘苹果,朝鲜人民对我方战士们也非常友好,请战士们吃苹果,但志愿军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要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抵挡不住朝鲜人民的热情,部队就下令对百姓送的苹果可吃但不可拿,双方维持了非常融洽的关系。

抗美援朝战争中抢修材料的采购供应工作,是随铁道兵团、铁路工程总队入朝开始的。起初由铁路系统临时调拨,后来则由东北军事运输司令部材料调度指挥口岸材料基地供应。

铁路修到作战前线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铁道部沈阳物资办事处为确保铁路物资安全供应,排除万难,于年11月在黑龙江省宁年镇(富裕镇)成立宁年材料厂,储存的材料有机电、杂品、铁路器材、有色金属及钢材。同时在古城设有仓库,主要储存机车车辆配件。尽全力满足前线需要,成为了抗美援朝铁路资供给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年12月,东北军事运输司令部成立材料处,并在沈阳成立材料总厂,在安东、通化建立口岸材料基地,以后又陆续建立了皇姑屯制材厂和沈阳桥梁厂,形成前后方密切配合的材料供应体系。

材料采购供应工作适应战时特点,根据前方反轰炸抢修的需要,成套供应前方成品、半成品,做到后方供应前方用,前方随炸随修,后方随用随补、随用随供。三年中,由口岸材料厂装车供应前方的材料占全部供料的50%以上,由口岸直接中转19%的材料;运送物资和兵员车,其中供应前方的铁路器材车,可铺公里铁路用钢轨及配件。

三年来,运送如此大批量的材料

却从未发生过一起责任事故

这得益于每一位铁路后勤保障人员的兢兢业业、迎难而上、奋勇向前

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他们值得被铭记!

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指出,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七十年来,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穿越时空,始终绽放着璀璨的光辉。七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将继续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记得推荐我们为在看哦~

供稿/集团综合办公室、工业集团、投资公司

原标题:《抗美援朝70周年

拼来的山河无恙、家国安宁》

1
查看完整版本: 抗美援朝70周年拼来的山河无恙家国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