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顿健康导读
随着生物制剂(如益赛普、强克、阿达木、类克、可善挺、拓咨等)在中国的广泛应用,明显改善了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患者的临床进程,使其致残率明显下降,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劳动能力。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使用生物制剂,但在使用生物制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之前需要做一些检查以及注意事项还没有被普及,还有很多患者不知道使用生物制剂会增加结核感染的风险,本篇文章为大家做详细介绍。
使用生物制剂前需
做哪些检查?
1.常规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
2.结核筛查:详细询问患者的结核相关病史,并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排除活动性结核感染
(1)结核感染的排查:可以考虑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检测(PPD)或细胞斑点试验(T-Spot试验)或干扰素释放试验(TB-IGRA)
(2)影像学检查:胸部X片或CT检查等。
对于活动性结核病患者禁用生物制剂。对于潜伏结核和非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应评估风险利弊,必要时在使用生物制剂同时预防性抗结核治疗。
3.肝炎筛查:乙型肝炎病*和丙型肝炎病*血清学检测,如果有HBe抗体或者HBc抗体阳性者,需补充检查乙肝病*载量。丙肝抗体阳性者需做HCV-RNA。活动性肝炎患者应禁用。
4.恶性肿瘤:如果既往有肿瘤病史,请告知主诊医师,会根据肿瘤类型和时间做评估。
使用生物制剂前为什么
要做结核检查?
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生物制剂主要是细胞因子靶向制剂。这些细胞因子在机体免疫抵御结核分枝杆菌(Mtb)的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将其抑制后可造成结核(TB)感染风险的增加。已有相关文献指出,生物制剂的使用,尤其是阻断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相关因子的生物制剂,将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因此,生物制剂是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的“双刃剑”,在带来显著疗效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不同结核患者应如何
使用生物制剂?
1.潜伏性结核感染者(LTBI)患者在接受预防性抗结核治疗至少4周后,可开始使用生物制剂。
2.活动性结核患者
需先进行正规的抗结核治疗,疗程通常为6~18个月,与受累的器官有关。在抗结核治疗结束前,原则上禁用生物制剂,但在特别需要使用的情况下,生物制剂可在患者临床症状、X线及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查完全正常2个月后谨慎使用。
预防性抗结核有哪些
治疗方案?
有关预防性抗结核的药物选择以及疗程,目前各国没有统一的方案。单药异烟肼mg治疗9个月是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以及大部分国家推荐的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方案。在中国,结核病发生率高同时耐药菌多,因此我国不推荐单药治疗。可以参考以下方案1、异烟肼mg每天+利福平mg每天,连续6个月。2、异烟肼mg每周2次+利福喷丁mg每周2次,连续治疗6个月。3、在接受预防性抗结核治疗至少4周后,可以开始使用生物制剂。
由于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而且部分较严重,比如恶心、呕吐、药物性肝损害、瘙痒、皮疹等,建议用药前完善肝功能、肾功能、血尿常规的检查,并在用药后第2、4周复查。此后每4周复查1次,保证用药的安全性。
使用生物制剂后如何
进行严密监测?
由于现有的检测手段仍存在局限性,用药前筛查及预防性治疗仅仅能降低潜伏结核活化的风险,并不能完全消除,所以在应用生物制剂的过程中发生结核的风险依然存在。必需严密监测。常规监测手段包括:临床症状、体征、胸部X片,在治疗期间T-SPOT阴性转阳性参考意义比较大,有条件者应该同时监测T-SPOT。推荐在初始使用生物制剂后第3、6个月随访筛查T-SPOT,之后每6个月随访筛查1次。并且对结核感染的监测应该随访至停药后的3个月。
伊顿健康温馨提示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保持乐观的心理,进行适量的运动,硬板床可以缓解晨僵,有条件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适当进行有用的锻炼。
本文由伊顿健康小编网络整理,仅供参考,不提供任何诊疗意见,如有任何问题,医院向专业医师咨询
中重度强直性脊柱炎
患者注意啦!
目前有强直性脊柱炎生物制剂AK注射液正在进行临床用药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