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呢 http://www.znlvye.com/骨质疏松即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
年《中国骨密度状况调查报告》显示:
31.9%国民存在骨量低或骨质疏松问题,半数50岁以上的居民存在骨量异常,5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高达四成。
骨质疏松有年轻化趋势,35岁后骨质疏松发病率从1%上升至11%。
“骨密度”指骨骼矿物质密度,是骨骼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骨密度流失不仅会让人腰酸背痛,还容易导致骨折。对于老年人来说,骨折可能引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危及生命。
有研究方给出了一套计算公式,可利用自身的体重和年龄,估算出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程度。
具体算法:(体重kg-年龄)×0.2
骨质疏松临床表现:
1、疼痛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弯腰、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若压迫脊髓、马尾神经还影响膀胱、直肠功能。
2、身长缩短、驼背
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毫米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厘米。
3、骨折
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骨质疏松怎么预防?
有太多老人用补钙方式来预防骨质疏松,可是补了几年仍然还是会发生骨质疏松,这是因为没有认识到骨质疏松的真正原因,而进入了单一补钙的误区。
人体骨骼主要由1/3的胶原蛋白和2/3的钙盐构成。胶原蛋白在骨骼中构成网状结构,负责粘住钙质和其它营养成分来维持骨骼的韧性,是钙的凝固剂。如果没有足量胶原蛋白,钙就不能固化在骨骼中,骨质疏松成为必然,生活中稍有不慎就会骨折。
如果想通过吃钙片来缓解和治疗骨质疏松可能性不大。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以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及骨微结构改变为特征,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
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特征是骨量低下,特别是骨矿物质含量低下,骨骼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
最常见是脊椎、手腕和髋部。大部分骨折虽然不会致命,但严重的骨折却能造成瘫痪,不仅为身体带来痛苦,心理上也受到创伤。
要想不骨质疏松,就要从平时的饮食当中注意营养的均衡,合理搭配膳食。多吃虾皮,豆腐,多喝牛奶,骨头汤……等含钙高的食物。要经常晒太阳,锻炼身体强健体魄。这样等到上了年纪才不至于摔一跤就骨折了,不但给家人添麻烦自己还受罪。
在成年,多种类型的运动有助于骨量的维持。绝经期妇女每周坚持3小时的运动,总体钙增加。但是运动过度致闭经者,骨量丢失反而加快。运动还能提高灵敏度以及平衡能力。
良好的营养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意义,包括足量的钙、维生素D、维生素C以及蛋白质。从儿童时期起,日常饮食应有足够的钙摄入,钙影响骨峰值的获得。欧美学者们主张钙摄入量成人为~1,mg,绝经后妇女每天1,~1,mg,65岁以后男性以及其他具有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的患者,推荐钙的摄入量为1mg/天。维生素D的摄入量为~U/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