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老年人特别是女性,时常觉得腰酸背痛,甚至出现驼背、下肢弯曲等现象,很多人认为这是人老了的正常生理变化,其实这是骨质疏松的典型症状。
疼痛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骨质疏松症的疼痛可以发生在身体各个部位,因为松质骨对骨代谢最敏感,骨量最容易丢失,因此常见的疼痛部位是腰背部,髋部疼痛和膝部疼痛也较多见。疼痛性质多为酸痛、胀痛;早期时疼痛只在活动时出现,休息后缓解,随着病情的进展,疼痛可为持续性。疼痛与活动关系密切,多在长时间坐、站立、或长时间卧床及劳累后出现。疼痛与骨折有关,伴有骨折时,原有的持续性疼痛症状会加重,尤其在骨折部位。
驼背、身高变矮也是骨质疏松症的常见症状。脊椎椎体前部多为松质骨组成,此部位负重最多,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1、2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老年人骨质疏松时身高平均会缩短3~6厘米,尤其在多个椎体骨折时身高会降得更多。
平时注意到室外活动,接受充足的阳光照射;要做有规律的运动,增加骨的机械负荷,每天至少运动半小时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骨骼是“用进废退”的,肌肉运动起来才能牵拉骨骼一起运动,延缓骨质丢失。快走、慢跑、乒乓球、扭秧歌都是很好的运动,可使骨骼血液循环旺盛,促进新陈代谢,使构成骨的蛋白质、钙、磷等得到充分吸收和利用。锻炼要科学适当,不能过劳、过重。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找医生评估骨质疏松的程度,骨关节的退化程度,从而决定运动锻炼的项目和强度,切忌盲目效仿他人。
要想预防骨质疏松,补钙尤为重要,而通过食物补钙是最天然和安全的做法。牛奶是含钙丰富且吸收率又非常高的补钙食物。豆制品、蛋*、鱼类等食物和绿叶蔬菜也是很好的钙来源。在吃富含钙的食物时,还要避免饮用过量的茶、咖啡,不吸烟、不饮酒,并减少食盐和油腻食物的摄入。成人每天必需摄钙量在毫克,进入更年期则应达到~毫克。绝经后的妇女、孕妇、老年人及进食量少者,可每日加服~毫克钙制剂。另年龄大的患者钙的消化吸收差,需补充促进钙吸收的药物如骨化醇,年龄大患者中部分患者破骨细胞活跃需应用抑制破骨细胞的药物,如福善美、唑来膦酸等药物。
作者简介
陶玉平,硕士研究生,主任医师。专业特长:长期从事骨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医院医院进修学习,博采众家之长,对危重病人的抢救、多发伤及复合伤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骨科各种疑难、危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疑难病的诊治。熟练开展脊柱手术、关节置换术、骨盆及四肢复杂骨折的诊断治疗,疗效良好。脊柱骨折与脱位,脊髓神经损伤,腰椎病(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不稳、腰椎滑脱等),颈椎病,上颈椎畸形与不稳定,脊柱结核、肿瘤和畸形的诊治,尤其擅长脊柱疾患的微创手术。获新疆自治区优秀援疆人才,医院优秀医师、先进工作者多次。开展骨科新技术十余项,参与了多项省级科研项目研究工作,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获省级、市级科技进步奖和新技术引进奖十余项。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全天
END
图片源自网络
编辑:蒋潇潇
审核:汤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