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作为身体的“大梁”,如果出了问题,想直立行走就困难了。而由于脊柱上通大脑、下联四肢、中间管理着五脏六腑,有关它的伤病治疗手术也都是比较复杂、风险性极高、难度系数较大的骨科手术,可以说,医生的临床经验和手术技巧非常重要。医院脊柱骨科副主任陈聪,在20余年的临床工作中,专注于脊柱骨病的诊治,不断探索前沿新技术,实践出了一套完整的治疗理念与思路,提高了诊疗质量和效率,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01
学无止境潜心专研成就医学梦想奋斗源自热爱,执着成就事业。陈聪年少时家乡的医疗条件比较差,亲眼目睹了很多乡邻因为患病得不到好的医治致使病情加重,甚至失去性命。骨子里的悲悯情怀让他立志学医,并因此报考了医科大学。在大学里,尽管当时的学校环境艰苦,但优秀的老师、志同道合的同学和浓厚的学习氛围无不感染着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在医学的殿堂里刻苦求索。实习期间,陈聪更是本着“学到更多医学知识,以便于毕业后更好地服务于临床”的目标,在带教老师的讲解、示范下,努力争取多看、多问、多动手。由于他的动手能力比较强,老师和同学们都说他最适宜做外科医生。而他自己对骨科学也非常感兴趣,向往着毕业后能够成为一名骨科医生。然而,医生这个职业与别的职业最大区别就在于对技术要求的严苛。要想成为一名称职的外科医生,就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深知这一点的陈聪,毕业来到医院后,随着接触病人及病种的增多,学习劲头更足了,一边继续从书本里汲取理论知识,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会、业务研讨会,一边抓住每次与前辈一起接诊、手术的机会,将他们的诊疗和手术的手法、多年积累的技巧等,牢牢地记在心上,并逐渐地运用到自己的临床工作中。年,已经具有一定骨科专业技术功底的他,选择到脊柱专业全国最医院进修。这一年,他如鱼得水,向北医三院的专家悉心请教、认真求学,逐步夯实脊柱外科理论与技能,真正跨入了脊柱外科殿堂的大门。这一年,他获得了同期12名学员中唯一一个“优秀进修医师”称号。年底,在医院与科室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作为医院高级人才,陈聪远赴加拿大医院学习脊柱微创与导航技术,亲身体验了国际一流的管理理念与脊柱诊疗新技术。加拿大之行不仅给他带来了深深的震撼,也激发了他对脊柱外科专业更加执着的热爱、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陈聪执着的努力下,他的医术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业务功底越来越扎实。72岁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强叔(化名),不慎摔倒后导致骨折。刚开始,总觉得后背疼,医院检查说是软组织损伤,给予药物治疗后效果不明显,腰背痛症状却越发严重,走路都不稳了。后来经检查发现脊柱骨折脱位、脊椎损伤,进行了多方治疗后效果不理想。医院求诊时,患者下肢已经全瘫了。由于患者还患有间质性肺炎,入院后,医院多个科室专家为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并带领团队为其实施了脊柱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手术非常成功,让患者免受了终生卧床之苦。与强叔的情况差不多,年轻女性患者小晔(化名),因颈椎管内形成血肿压迫脊髓导医院诊治。入院后,陈聪带领团队经过细致检查后,通过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成功为其进行了血肿清除、椎管减压治疗。大多数人认为这辈子都要瘫痪在床的小晔,后来经过一年的恢复,医院来看望救治她的医生们了。类似这样得到成功救治的疑难危重病例,在医院脊柱骨科已屡见不鲜。经过2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如今,陈聪不仅能够很好地对脊柱脊髓疾患(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胸腰椎管狭窄症、脊柱滑脱及脊柱肿瘤、感染、脊髓损伤等)及颈肩痛、腰腿痛等运动系统慢性损伤进行诊治,还非常擅长脊柱微创技术治疗脊柱骨折、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业余时间还主编参编著作8部,拥有4项实用新型专利,撰写科技论文20余篇。并主持科研课题1项,参与科研课题6项,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医院脊柱骨科新一代学术带头人。
02
医者仁爱用心做好脊柱健康守护者“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达理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历代医家认为,道德高尚是医师角色的重要特征。20余年来,陈聪在医生这个岗位上,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忠实履行着医生的神圣职责。曾有一名15岁女孩在发现患有胸椎结核后,家人带其医院进行诊疗。期间,医院专家说需要手术治疗,有的还给出了明确的手术方案,并让家属准备20万元的费用。后来,女孩的母亲带她来到了医院。陈聪经过仔细检查认为,孩子的部分椎体是有点压缩,但还没有压迫到脊髓,无相应的神经受压症状,暂时无需开刀手术,只要保守治疗即可。可是,女孩的母亲却犹豫不决。为了打消她的疑虑,陈聪给她介绍了北京医院的专家,让她去咨询。几天后咨询回来,专家的看法与陈聪一致。最终,医院进行了保守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如今女孩都上大学了,医院看望给予她新生的陈叔叔。“救治病人,要尽量少走点弯路,争取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佳的治疗效果。”这是陈聪始终追寻的目标,也是他经常提醒年轻医生要牢记的事项,因为这个目标的实现,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患者。在陈聪看来,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对于患者的信任,医者必须提供其能够接受的、最有效、最理性的治疗方案。对于在脊柱骨科能够解决的疾病,他们会努力提供合理科学的治疗方案;对于不能解决的难题,本着对病人负责的原则,也会给予正确的方向指引。为了普及脊柱科普知识,引导人们维护自身脊柱健康,工作之余,陈聪还是位健康科普义务宣讲员。如今,他的足迹已经遍布市区众多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及社区等地。“‘未病防变’,防患于未然。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对于维护脊柱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陈聪认为。
03
创新发展努力站在医学领域最前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脊柱脊髓领域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在陈聪看来,掌握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是脊柱外科实现跨越发展的第一步。而让他最早接触到一些新理念、新技术则是在外地进修的那段时间。“就拿患者快速康复来说,当时在威海,患者术后至少要躺一个月才能下地,医院的一些常规脊柱手术一般术后三天就能下地活动,有的甚至术后带着引流管就下地了。”陈聪介绍,一般患者术后都需要卧床休息,但卧床非常不利于患者快速康复。因为卧床一个月必须用两个月的时间来康复,绝对卧床1天丢失的钙量相当于正常人8天丢失的量,由此可见术后早日下地该有多么的重要。当年进修回来后,陈聪便配合科主任,针对患者病情,率先从术后1个月下床逐渐缩短到一个周,到现在即使做再大的手术,只要下肢功能是好的,一般三天就可以下地,有的还在手术当天就下地活动了。现代外科学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以微创化、精准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重要标志的新时代。在脊柱外科领域,微创技术正以前所未有之势得到开展,日趋活跃。而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学习和临床经验的积累,许多新兴的微创脊柱医院脊柱骨科得到广泛开展。“如今,微创手术在我们科占到70-80%,这些手术有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型术、椎间孔镜微创技术、通道微创技术、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等,而且发展得还都非常成熟。”陈聪介绍,脊柱骨科创科十年来,由最初的十余张床,发展为病床近四十张的独立病区。科室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现已成为融医教研为一体、总体水平居地区内领先的专业学科。“今后,我们将按照国际快车道外科(FTS)‘无痛、微创和快速康复’的标准确定科室的发展方向,同时秉承‘厚德、精业、笃行’的发展理念,努力用更好的技术、更优的服务为广大脊柱患者护航。”陈聪说。
往期回顾
01
|致敬医师节丨生命优先永不言弃
02
|鞠贻远:一袭白衣一生坚守
03
|为花季少女“排雷”!介入科成功治疗一例肺动静脉畸形
04
|警惕“心魔”,专家带您了解冠心病
撰稿丨鲁增林
文字统筹丨周娜
摄影统筹丨商承媛
编辑排版丨杨雪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