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刘云涛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d/260591导致老人摔倒的因素有哪些?
造成老人摔倒的原因很多,但主要还是由于肌肉、关节的退化。
比如:
下肢关节、肌肉、韧带松弛或失去功能;关节内出现钙化和退行性变;髋关节退行性变引起关节不稳定;膝关节长时间负重或过大负荷,引起韧带损伤,出现韧带断裂等。
因此,在治疗的同时,应注意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
一、肌肉的退化
老年人的肌肉力量、弹性、韧性等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肌力不足,活动范围受限,无法很好地完成动作。
另外,肌肉松弛和无力还会影响老年人走路的稳定性,使老年人容易跌倒。
二、关节的退化
骨关节是人体中最复杂、最重要的关节,它连接骨骼和肌肉,承受全身重量。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也会出现退行性改变,从而引起关节韧带松弛、软组织失去弹性、软组织的营养和血供减少等一系列问题,导致骨质疏松以及关节变形;肌肉因老化而萎缩,使活动范围缩小。
因此,在运动中如果动作不协调、平衡能力差都会导致摔倒。
三、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变差、骨的力学性能降低为特征。
在老年人群中,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高,并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研究表明,在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中,有1/4患有骨质疏松;80岁以上老人中,有1/3患此种疾病。
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不仅会导致腰酸背痛及骨折等症状,还会影响到人体的心肺功能、血液循环、消化道功能等。
特别是脊柱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性骨折几率大大增加。
四、韧带损伤
韧带损伤是由于过度的运动导致的,韧带的弹性、强度和韧性在承受负荷时是可以承受一定程度的拉伸,一旦超过极限,会导致损伤。
韧带损伤后可能出现局部疼痛(特别时扭伤后)或有关节活动障碍症状,局部肿胀、关节活动受限,也可能出现韧带损伤程度严重影响生活和劳动能力。
注意:避免过度运动,以免加重损伤程度;可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功能训练;如果出现持续疼痛应及时就医。
五、其他疾病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机体功能下降,各种疾病也会逐渐出现,从而使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能力下降,容易受到周围环境与事物的影响而出现摔跤现象。
1.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退化和破坏、骨脆性增加以及骨脆性增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2.老年性关节炎是指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关节软骨和骨骼进行性退行性变而发生局部或全身性慢性炎性反应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统称。
3.骨关节炎:又称退行性关节炎,是以骨关节发生退行性改变为特征的慢性炎性反应疾病。
4.其他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类综合征、内分泌异常等多种疾病都可导致骨和关节发生病变或功能障碍,从而导致老人摔倒等现象。